首次透過「彙整設定、分開生成」的方式推動系列作
但不知道在寫三小,所以沒繼續推第二部
--------------------
【不存在的列車】
CH1:不會給你上也不讓你下的好男人
放學後的台北二中並不比上課時安靜多少。
舊教學樓的三樓走廊斜斜曬著傍晚陽光,白熾燈泡閃著微弱電流聲,幾個社團還在活動,但更多的是社辦中傳出的笑聲與偶爾的叫罵聲。歷史研究社的社辦與生物研究室共用,門口還掛著一半褪色的『細胞觀察中 請勿打擾』字牌。
「你們有聽過嗎?」Tim幾乎是撞開門那樣闖進來,手上還拿著手機,臉上的興奮比他參加動漫展還高。「最近在PTT上超紅的一則都市傳說──『不存在的末班車』!」
「這名字也太中二了。」YC懶懶地說,一邊彈著膝上的小型吉他,發出幾個不成調的和弦。
「真的、真的超扯的,說是有個站,晚上末班車會停,但那個站根本不存在!」Tim把手機翻過來,螢幕上是模糊的車站監視器畫面,一名模糊乘客走進車廂,但之後所有車站記錄中都查不到他下車的畫面。
「又是那種拼湊剪接的詭異影片?」Leo把手邊的《台北捷運建設初期工程年鑑》翻過一頁,語氣毫無波瀾。「拜託,這種東西每半年就會出現一次,什麼『失落車站』、『穿越車廂』……」
「可這次是真的有網友說自己朋友差點也搭到那班車!」
「差點搭到,是沒搭到吧,那跟我們回家差點被計程車撞有什麼兩樣?」
哲宇沒說話,只是望向Tim手機螢幕。畫質極差的影片顯示的是一段捷運車廂的監視畫面,時間標記停在晚上十點十六分。車廂內燈光昏黃,乘客稀少,而畫面中央,一道略微模糊的身影站在車門附近,沒有明確表情,但肩線微駝、頭髮長度和髮型……讓哲宇腦中某個畫面浮現。
他記得那天放學很晚,自己補完課後走進文湖線忠孝復興站的月台時,曾看見一名看起來像是外校生的女孩站在角落。她穿著一件偏大的卡其色外套,低著頭,不時抬眼望向前方,像是在等某個人,又像是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。她的臉並不清楚,但那種「模糊又真實」的感覺,如今在這部監視器影片裡完美重現。
「不如……我們一起看看那段影片?」他終於開口,語調比平常更低了點,像是怕驚動什麼東西。
「贊成!」Lily舉手贊同,語氣一如既往輕快,但語尾帶著一點不易察覺的顫音。「反正今天社務也沒事,就當作……一個小小的課外延伸研究吧?」
她往哲宇靠近半步,湊近Tim的手機,雙手插進帽T的前口袋,眼睛卻一刻也沒從畫面上移開。
Leo無奈地合上書本,動作有些刻意地慢,彷彿在向他們釋放「你們會後悔的」這類情緒:「反正你們也不會聽我的,記得不要牽扯太深。怪談這種東西,信到一半最危險。」
他將手中那本《台北捷運建設初期工程年鑑》放回書櫃,並不是真的生氣,但那眼神……有種大人無奈看著孩子點燃煙火的寬容與警告交織的複雜情緒。
——
那天放學後,哲宇與Lily約好在捷運站會合,時間是晚上的九點五十分。他們挑了一個週四,隔天還有課,不太可能是惡作劇拍攝的日子。他們選擇從淡水信義線忠孝復興站出發,原本只是想試試看網路影片中提到的「特定時段」。據說晚上十點過後,某些列車會誤入一個地圖上不存在的站──「中正公園站」。
車廂空盪盪的,冷氣聲聽起來比平常大許多,像是電器老舊的喘息聲。車廂裡只有零星三五乘客,分散坐在不同角落。一對年輕情侶坐在對面靠窗的位置,女孩的頭靠在男孩肩上,手指緩緩滑著手機螢幕,不知何時才會入睡。
車窗外則是不斷閃過的黑暗牆壁,偶爾插進來一兩個廣告燈箱的光亮,大多是生活用品、網路購物平台的平面廣告,色調老舊,有些甚至是幾年前的設計風格。
「欸……你不覺得好像一直都在忠孝新生到東門這段嗎?」Lily靠在椅背上,頭髮因車廂氣流有些微亂,眼神還在掃視窗外一個個相似的通道結構。「已經三站了吧,怎麼感覺……都長一樣?」
哲宇皺起眉,低頭打開手機查看目前所在站點,螢幕上的電子地圖還在「忠孝新生」。他本能地將手機轉了個方向,確認GPS與定位功能是開著的,但上頭依舊沒有更新。
「等等……那邊不是剛剛經過過的廣告嗎?」他突然坐直身體,指著車窗外一塊稍微翹起邊角的廣告布。那是張促銷海報:『關東煮買一送一』,字體已因日曬而略為褪色,背後貼紙還露出一角。
車廂燈光忽然閃爍了一下,那種燈管老化的閃爍感,亮暗間讓人眼睛不太舒服。緊接著,是一陣像電流通過導線般的低頻震動,在車廂底下竄動。
哲宇與Lily同時停止交談,轉頭四顧,卻沒有人發現異樣。情侶還是靠在一起,另一位上班族模樣的男子則低著頭沉沉入睡。
然後,車廂內的廣播聲響起,聲音機械但語調詭異地慢:
「下一站,中正公園──本站僅供轉乘,列車不停靠,請勿下車──」
那聲音如磁帶倒轉後再拉直一般,語尾略顯扭曲。Lily轉過頭來,眼神裡一絲錯愕與緊張。
「……這站不是假的嗎?」
列車的速度開始慢下來,窗外的牆面出現一個與其他站截然不同的結構。牆面是灰白色混凝土,上頭斑駁著水漬與青苔,一塊燈箱懸掛在牆中央,閃爍著「中正公園」四個字,那是舊式繁體黑體字,像是七〇年代的建築標示。
整個站台空無一人,燈光昏黃,冷白色燈管亮得不自然。
車子並沒有停。
哲宇感覺到手心微微發汗,脊背泛起一層寒意。他不敢回頭看Lily的表情,只是下意識握緊背包的背帶。
他們現在,正搭在那不存在的末班車上。
「等等……那邊不是剛剛經過過的廣告嗎?」他指向車窗外一塊破舊的『關東煮買一送一』廣告布。
車廂內燈光突然閃爍了一下,隨後就是一陣難以察覺的細微震動。
接著,他們聽見廣播響起。
「下一站,中正公園──本站僅供轉乘,列車不停靠,請勿下車。」
兩人同時轉頭,望著彼此。
「……這站不是假的嗎?」
車速忽然減緩,外頭的牆面變成一個灰白色的站台,竟然真的寫著「中正公園」四個字,字體舊式,彷彿是哪個早已停用的歷史遺址。
列車沒停。
哲宇只覺得脊背發涼。
這,不就是影片中那一站嗎?
而他們現在,正搭在那不存在的末班車上。
(待續)
CH2:地下鐵裡沒有星星
台北的夜晚像老舊投影機放映的黑白底片,顆粒粗糙,充滿雜訊。週五清晨的天空還未褪去灰色,一層厚重的濕氣從柏油路縫隙裡滲出,攀上校門前的人行道。哲宇撐著傘走進校園,鞋底劃過積水的小坑,濺起一圈圈模糊不清的漣漪。
歷史研究社的社辦依舊靜靜躲在舊教學樓的最角落,走廊盡頭還貼著去年生物研究課的海報,字跡已模糊不清。他推開門,屋內淡淡的濕紙味和陳舊木櫃的氣息迎面而來。
Leo早已坐在靠窗位置,桌上攤著幾本資料夾與手抄筆記。他的咖啡杯邊緣有一圈剛印上的唇印,顯示他一早就來了,且坐了不短的時間。眼神藏在鏡框後,緊盯一張列印出來的捷運路線圖。他原本是不相信這類「都市怪談」的,覺得都是網路過度解讀,但前一晚從哲宇的訊息中得知他們實際經歷後,他整夜輾轉難眠。
讓他動搖的,不是鬼故事本身,而是車站報出不存在站名的那一瞬間,與他多年前曾在地鐵工地見習實習時聽過的一段傳聞重合了——那時有位工頭說過,某些未公開站點的命名權曾因政治爭議被撤銷,而那片區域的站體早已完成但未啟用。他當時當作玩笑,現在卻覺得有必要驗證。那份壓在最下層的見習筆記,此刻就攤在他手邊的資料夾裡,紙張泛黃,筆跡斜歪,那個熟悉又不該存在的站名:中正公園。
「你來了。」Leo沒有抬頭。
「嗯……昨天的事,應該不是幻覺吧?」哲宇低聲說,將書包靠在牆角,脫下濕掉的外套搭在椅背上。
「那個廣播我也查了,沒出現在任何一筆歷史紀錄。台北捷運公司官網上根本沒有中正公園站的資料。但你聽到的時間、列車編號、甚至車廂內的廣告,全部都對得上。」Leo翻開資料夾,一頁一頁推給他。
「我昨晚錄了一段音,但回家後重播只剩下雜訊。」哲宇掏出手機,打開語音備忘錄,點開後只剩刺耳電流聲,像是在水裡拉扯麥克風的聲音,完全聽不出一句話。
「你的手機型號?」
「iPhone 12 Pro。」
「Lily用安卓,昨天她也錄了吧?」
哲宇點頭,正要說話,Lily已經推門進來。她今天穿著套深藍色運動服外套,腳上是昨天還溼透的球鞋,正用手帕擦著劉海。
「我錄的也壞掉了。」她走進來,語氣低得不常見。
「一樣的聲音,像是……某種訊號干擾。」她坐下,把手機丟在桌上。
「或許不是錄音壞了,是我們錄下的那段根本不屬於我們的時間軸。」Leo的話像是玩笑,卻沒人笑出來。
「……我昨天半夜看那段影片的留言串,有個帳號說他兩年前也搭過一班車,廣播報站名時報的是『中正公園』,他還以為是新設的轉乘站。結果下車時手機沒訊號,後來他說自己根本回不了家,一直繞在那一段線裡——」
「PTT上那個叫『betterTrain』的帳號吧?我也看到了。」Tim突兀地從門口探出頭來,一邊咀嚼著早餐店的三明治。「而且他今年三月又回來留言,說他『終於出來了,但跟不上現在的時間』。」
「這就像是……車廂是一個封閉場域,進去以後會脫離一般的空間邏輯,像是進入另一個結構……」Leo將一張自製地圖攤開在桌上,拿起紅筆標註出他們昨天搭乘的時間與路線走向。
「如果這一站是真實存在過的,就算官方資料抹除,也還是會在某些舊文獻裡留下痕跡。」他轉向哲宇,「你那天說影片裡的人影你認得?」
哲宇猶豫了一下,還是點了頭:「我在忠孝復興站見過她。穿著卡其外套,站在柱子後面,像是……在等人。」
「這很重要。」Leo寫下關鍵字,「我們要找的是:中正公園站的存在證明、與那位出現在影片中的乘客——如果她真實存在,她或許就是關鍵。」
Lily看了看哲宇,突然開口:「那今晚再去一次吧。」
「再去?」Tim一邊把空餐袋丟進垃圾桶,一邊皺眉,「你們瘋了嗎?你們昨天差點被困住欸。」
「但現在線索太模糊了,我們只是被動地收集資訊,這樣會卡住。」她站起來,語氣堅定,「這種傳說,只有主動去碰,才會回應你。」
哲宇沒有立刻回答。他望向窗外,陽光已經刺透雲層照進來。操場邊的榕樹葉子在風裡發出沙沙聲,那是這座校園正常不過的日常聲響。
可那班不存在的末班車,卻像幽靈一樣,埋藏在城市最深的神經裡,等待下一次被喚醒的契機。
CH3:時間被關起來的車門不會再開
週五夜裡的捷運車站,比起白天多了些空蕩的冷色調與無人時的過度整潔感。
哲宇坐在月台長椅上,左腳不安地輕敲地面。Lily坐在他右側,手中翻著一份印有舊台北市捷運工程圖的資料影本。她今晚穿得與平時不同——改穿了便於行動的牛仔褲和運動鞋,頭髮綁起高馬尾,語氣也不像以往那樣輕鬆。
「所以我們這次不只是體驗,而是要記錄、蒐證,然後試著……對吧?」她沒抬頭,但語氣堅定。
「對。」哲宇點頭,聲音很小,像是怕被夜晚的月台吞沒。「但我其實還是怕。」
「怕是正常的啊。」Lily聳肩,「但你來了,這就夠了。」
遠處列車駛來的風聲緩緩推進。十點三十四分,最後一班往象山的列車進站。
這次Leo沒有一起來。他選擇在社辦待命,透過哲宇攜帶的無線對講機保持聯絡。Tim本來說要來拍攝,但在聽完Leo提到網路匿名帳號「betterTrain」最後那句「跟不上現在的時間」後,臨陣退縮,只丟了一台GoPro給他們。
「記得固定在胸口,畫面會比較穩定。」他最後交代這句話,然後轉身走出社辦,沒有回頭。
Lily今天帶了一支LED手電筒、一份紙本時刻表和一支筆。她準備得比任何人都周全,像是習慣處理危機的災害專員。哲宇看著她不斷檢查裝備,覺得自己的存在幾乎多餘,卻又知道,只有自己知道那個女孩的輪廓。
列車進站,車門開啟,車廂內空無一人。連清潔人員都不在,空調仍在運轉,燈光亮度與白天無異,卻不知為何給人一種「只是模仿白天」的不安感。
哲宇和Lily對視一眼,踏進車廂,車門在身後緩緩關閉。
車子啟動時,他不自覺拉緊背包帶。兩人選了靠窗的位置坐下,Lily迅速把GoPro啟動,固定好角度,又檢查了手機錄音功能是否運作正常。
列車駛過忠孝新生、東門、大安森林公園,一切正常。但從大安森林公園之後,哲宇又看到那塊破爛的『關東煮買一送一』廣告布。原本在忠孝新生的那一塊,現在卻在完全不該出現的車站之間重現。
「看到了嗎?」他低聲問。
「看到了。我剛剛還標註下廣告出現的站距……完全錯位了。」Lily迅速寫下數據。
廣播聲忽然響起。
「下一站──中正公園,請勿下車──」
那聲音不像上次那樣扭曲,反而過於平靜。彷彿某個全自動系統照例播放了早該刪除的程序語句。
車速減緩,牆面再次出現熟悉的老式站體。這次燈光更暗,甚至能看到站台邊緣一處雜草叢生的小區塊,像是曾經工事中斷後留下的殘痕。站名燈箱閃爍著,部分字體已缺損,只剩下「中○公園」幾個破碎筆畫。
「不會停吧……?」
車門『叮──』地一聲,打開了。
空氣陡然一沉,像有人按下了靜音鍵。連車廂內空調聲都停止了。
哲宇與Lily誰也沒說話。Lily啟動了LED燈,照向車門外,一道鐵欄封住了站台通道,但右側有扇半開的維修門,門內黑得看不到盡頭。
「這次……它讓我們下車了。」Lily喃喃。
哲宇咽了口口水。
「……要進去嗎?」
(待續)
CH4:不屬於這條線的人
車門外的空氣像凍結的水,厚重、毫無流動感。Lily的手電筒光柱在空曠月台上掃過,照出幾個鐵皮箱、鏽蝕的儀控設備、一排已經斷電的螢光燈。牆壁上有貼紙殘膠與油漆斑駁的痕跡,像是被硬生生擦拭過什麼標語。
哲宇遲疑地踏出車廂,腳踏在月台上卻沒聽見鞋底的回音,像是整個空間吸走了聲音。車廂內依舊亮著燈,但車門沒有立刻關上。那感覺就像──捷運系統在等待他們離開。
「我們……先看看那邊的維修門?」Lily拉了拉哲宇的衣袖,兩人一前一後走近通道邊的鐵門。
維修門後是座鐵梯,直通下層。牆上掛著一盞橘黃色小燈,一條電纜順著階梯蜿蜒而下。空氣裡是濃重的霉與金屬氣味。
「這段我查不到……完全不在公開資料裡。」Lily低聲說。
梯底是一條狹窄的維修通道,左右分岔,一邊封死,一邊延伸向漆黑深處。牆上貼有一張泛黃告示:
施工項目:北段匯流站 D2 內部連接軌道測試 日期:2002.04.18 施工負責人:……(已塗黑)
「這裡不像是廢棄的,更像是從沒啟用過。」哲宇皺眉。
他話剛落,遠方傳來車輪輾過軌道的聲音。他們迅速退入一處機房,燈光全滅,只剩橘燈閃爍。然後,腳步聲出現了。節奏緩慢、清晰。像有人拖著腳,在通道那頭巡邏。
哲宇手機震動,是Leo的訊息:
【文湖線 C 段出現模糊身影,像你說的那女孩】
腳步聲停下,接著是一段乾澀的聲音,在通道深處傳來,語調空洞,像卡帶倒放:
「我……不屬於這裡……我走丟了……這一站……從來不應該……」
Lily緊抓著哲宇的手臂,沒發出聲音。
——
後來他們是怎麼回到車上的,哲宇說不上來。回過神時,他們已坐在捷運上,列車如常駛出站。廣播報的是信義安和,燈光正常,車廂裡還有個熟睡的上班族。
他們一句話也沒說,直到下車走回學校的途中。
週一放學後,歷史研究社聚集社辦。Leo在白板上貼滿了資料——施工圖、匿名留言、失蹤者家屬的轉述,Tim還補充了一段失落的手機影片,背景畫面與哲宇所見月台幾乎一致。
「這不是傳說,」Leo低聲說,「這是都市底下曾經存在卻被擦掉的一段真實歷史。」
哲宇將那段影片播放了數遍,畫面雖模糊,但仍能辨認出那面破損的『中○公園』燈箱,還有一個模糊的身影站在車門邊緣,輪廓與他記憶中的女孩高度相似。
「我見過她,在開學那週……」哲宇終於開口,語氣中有不安與確定交錯。
Lily沉默片刻,才問:「你覺得她還在那裡?」
「我不知道。但那聲音……『我走丟了』……她好像是想被找到。」
YC皺眉:「那不是她留下的聲音,是『那邊』的東西用她的聲音。」
Leo合起筆電:「不論如何,我們需要更多資料。我想查2002年前後的捷運工程事故與失蹤通報。」
Tim舉手:「我來問我哥,他在資料室打工,應該能幫我調些不公開的地方政府公文。」
「我要去捷運局一趟。」Leo補充,「我找到一位當年在工程段服務過的站務員,他現在在捷運博物館兼職導覽。哲宇,明天跟我一起去。」
哲宇點點頭。
Lily低聲問:「那我呢?」
Leo望著她,語氣平和卻堅定:「你和Tim、YC留下來查這些留言,尤其是那位叫『betterTrain』的網友,他的帳號資料消失得太乾淨,像是被人動手腳。」
陽光透過斑駁窗框灑落桌面,桌上的捷運路線圖、泛黃施工表、手繪時刻對照表,在這一刻像是拼圖的一角,等待人去拼出整幅圖像。
沒有人再開口。
CH5:你無法同時站在月台與世界裡
週二放學後,歷史研究社照常開會,但這次桌上少了Leo與哲宇的背包。窗外日光還沒完全退去,舊教學樓的光線灑在長桌上,紙本地圖與螢幕交錯閃爍,帶著某種要進入地下作業前的臨界靜默。
Tim靠在門邊吃著雞排,手上轉著攝影機的機身蓋:「Leo真的去捷運局了喔?」
「真的啊,我早上幫他印了採訪證明。」Lily一邊檢查平板,一邊回道。「但我覺得……今天我們這邊的任務更有趣。」
她點開了一張Google Map街景截圖,畫面是捷運南港線中山國中站附近的一處封閉入口,看起來像是廢棄工地圍籬,但牆面上有褪色的警告標語與『捷運工程段入口』的舊字樣。
「這是YC找到的。」
YC舉起手指比了個讚,「我爸以前是環評顧問,有段時間常進捷運內部。這種臨時封站出入口通常只存在施工階段,通過後就是未公開段落。」
Tim放下雞排紙袋,坐直身體:「所以我們要潛進那裡?」
「不是潛進,是——觀察。」Lily補充。「帶上GoPro、熱感應器、無線通訊器。我不會讓我們越線。」
他們準備好設備後,在傍晚六點半抵達那處工地圍牆。暮色已經染上天邊,橙紅與藍灰交織出類似膠卷曝光過度的畫面。四周的街道已稀少行人,只有遠處便利商店傳來收銀機聲與卡車倒車的提示音。
這裡靠近一條半封閉的單行道,路面龜裂、鋪滿灰塵與積葉。沿著斜坡往下,他們腳下的柏油碎石發出顫抖的聲響,空氣裡混雜著泥土與潮濕電線管的氣味。圍籬由灰藍鐵皮組成,有好幾處被風吹彎翹,彷彿被什麼力量從裡頭硬頂開。
穿過其中一道縫隙,裡頭是一片看似廢棄卻保持有定期修整痕跡的地面,雜草被鏟得不太自然,露出底下裸露的混凝土地板。中央是一口被植披半掩的小型樓梯井,梯口覆蓋著銹蝕護網,邊角還擱著一個空的施工桶。最顯眼的是牆邊一道鋼門,外表斑駁、油漆掉落,門上貼著剝落的紅條標語:「內部高壓作業/未經許可禁止進入」,標語邊緣捲起,似乎曾被風吹過或撕開。
「攝影開啟,聲音同步錄製。」Tim深吸一口氣,在入口處按下機鍵,手持GoPro繞著門邊巡視。他刻意調整角度,捕捉門軸與牆面接縫細節,低聲補了一句:「這門看起來沒上鎖,但應該是卡死的那種,重到根本不是讓人開的。」
YC蹲下,先是用手指在地面劃了劃,確認沒有太多泥水,再掏出一支小型錄音麥克風,將它輕輕塞入門底下不到兩公分的縫隙。他戴上監聽耳機,眼神變得比平常更銳利。
「五秒內收不到雜訊,我就轉低頻掃描模式。」他低聲說。
「收到。」Tim退後半步,開始拍攝整個過程。
他們靜靜聽著耳機中的背景聲。
十秒。
二十秒。
接著,一段斷斷續續的列車呼嘯聲傳來。
「不是市區線……太近了,頻率也不對。」YC喃喃說。
「等一下,有人聲。」
Tim抬手,示意靜音。
耳機中傳來含混不清的說話聲,類似車站廣播,但語調拉長變形。
「──本列車──已抵──中──正──公園──站──請──」
聲音中斷。
Lily從通訊器裡插話:「你們記得影片裡,那一段消失廣播嗎?這頻率幾乎一樣。」
Tim和YC對視一眼。
那一刻,他們第一次真正意識到——這都市傳說的規模,遠比他們想像的更大。
CH6:這裡曾經是站點,但現在只是一個名字
週三中午,天氣乾燥悶熱。捷運松江南京站二號出口旁的捷運局辦公大樓外牆正進行修繕工程,白色帆布掩蓋住老舊磁磚,入口處則有一台落地式冷氣機「哇啦哇啦」地喘著氣。Leo和哲宇站在玻璃自動門前,哲宇雙手插在口袋裡,緊張到鞋跟踩著地磚的節奏都失了拍。
「你一定要這麼焦慮嗎?我們是以學生社團調查名義申請的,又不是去爆料。」Leo說,語氣平穩,但也一樣沒笑。
「你說得輕鬆……但我們要見的是前工程總監欸,他說自己只接受一小時採訪。」
他們走進大廳,遞上社團製作的聯絡函與採訪說明,經過簡單登記後,被帶入七樓會議室。
會議室比預想中還寬敞,牆上掛著捷運施工沿革年表與數幅施工現場攝影照片。冷氣不太冷,投影機正在預熱,空氣中有種久未使用的紙張與塑膠混合味道。
不久,一位頭髮花白、身穿藍灰短袖襯衫的老人走進來,表情和善但步伐穩重。他手中抱著一個資料夾,進門後便將它放在桌上。
「你們是……歷史研究社?」他瞇起眼笑了笑。
「是的,我叫林哲宇,他是社長Leo。」哲宇立刻起身鞠躬。
「嗯,我叫張錫勳,退休前是信義線延伸段的現場技師,後來調進設計管理科,剛好是你們提到那幾年。」他語速不快,聲音沙啞卻清晰。
Leo直接切入重點:「我們注意到,有些舊圖資與口述資料中提到『中正公園站』或稱為『Z-Park』站,施工期間似乎存在短暫使用,但在正式路線開通前就被移除。您知道這段歷史嗎?」
張錫勳沒急著回答。他打開資料夾,抽出一張略黃的施工路線草圖,圖面左上角印有「信義線試驗段第二期」字樣。
「Z站的事……說實話,的確有過。那是2002年前後,市府為了壓縮工期,把三個工程標段合併調度。但那站根本沒對外宣布過,只做過幾次壓力測試與緊急逃生模擬。」
哲宇悄悄用手機錄音,Leo繼續問:「所以它後來是被裁撤?」
「不是裁撤,是凍結。」張老先生的語氣突然有些轉冷。「有一次夜間測試後,控制中心發現列車信號回傳錯位,路線圖上顯示車在Z站,但實際在象山段。還有個司機下車後找不到出口,說他被困在『多了一層樓的月台』裡……」
他頓了頓,喝了一口會議室提供的冰水。
「後來,市府派了一組人來封站。我們收到命令,不准再討論那段軌道,更別提當初在那站短期工作過的三名臨工,其中兩人……離職後沒再聯絡上,還有一人當時就音訊全無。」
哲宇握著錄音手機的手微微發汗。
張錫勳將那張圖推向桌面中央:「這是我唯一留著的備份,因為我不相信一個圖資可以這麼輕易地從所有系統消失。」
Leo接過那張圖,一字一句確認上面的標記:「這裡……不但有Z-Park,甚至還標出連接兩個車廠的交會匯流軌。」
「那是D2段,北段匯流站,也是你們提到的名字吧?」張錫勳站起來,似乎已經不打算再多談。
「你們能聽到這些,是因為我老了,不怕了。但我勸你們……別再查下去了。有些地方不是現在的人能碰的。」
會議結束時,他只留下那張圖與一句話:「那站的名字,當年畫過三次,每次都被擦掉。但它的軌道——還在地下等著。」
CH7:同時存在與同時失落的路線圖
週四早上,社辦的窗簾沒有拉開,陽光從細縫斜斜射入,把教室照成一格一格的棋盤。桌面散落著昨晚未收的文件、錄音筆、便條紙與熱感應器電池殘殼。
Lily一早就坐在角落摺疊椅上,手裡捧著Leo昨晚傳回來的那張施工圖,手機螢幕亮著,播放著會議室錄音。「……Z站的事……說實話,的確有過……」老技師張錫勳的聲音顫抖,伴隨著會議室空調的嗡嗡聲,聽起來格外沉重。
「這段是關鍵。」她對自己低聲說著,然後抬頭看向剛踏進社辦的Tim與YC。
「我們找到了。」Tim甩了一張紙在桌上,是一份民間捷運研究社團十多年前的網誌備份頁。標題寫著《都市列車地下支線推測模型》——裡頭手繪的路線圖與張老先生提供的那份圖驚人相似,甚至還多了一條從Z-Park延伸至新生南路地底的曲線軌。
「這不只是傳說,它們可能串連成整個未啟用網路。」YC補充道,放上他掃描後重繪的圖層,疊加於現行台北捷運系統上。
哲宇進門時,手裡拿著一包早餐與Leo的筆記本。他昨晚回家後仍透過Line與Leo對照錄音內容,並請母親幫忙調閱市府公開資料。
「我媽記得有一批地政標案的異常撤回資料。」哲宇邊拆三明治包裝邊說:「是2001年底,Z-Park的土地標案原本編列了三年維運預算,結果在三個月內全部凍結,並被劃為『非公開交通管制區』。」
「也就是說,那個站——從未正式存在,卻曾經獲得過預算、圖資、實體工程,甚至員工配置。」Lily緊盯螢幕上的編碼:「它是實體存在、行政消失的典型。」
「我想起Leo說的那句話,『它的軌道還在地下等著』。」YC站起來,走向白板,寫下幾個字:存在的物理證據 vs 消失的制度記憶。
幾人圍坐白板前,小小的社辦裡只聽得見紙張翻動與手指敲打鍵盤的聲音。
「我們需要的是三組證據:一,圖資與錄音;二,現場聲音記錄與影像重建;三,失蹤人口與人事系統對照。」Lily迅速列出。
「第三項有點棘手吧。」YC嘆道,「捷運局人事系統沒有開放查詢。」
「我來想辦法。」Tim舉手,「我哥現在實習的律所曾處理過捷運局離職爭議案,說不定能找到臨時工名冊。」
哲宇低聲補了一句:「我們也可以去找她。」
Lily看了他一眼。
「你是說——那個你見過的女生?」
「她不是幻覺。我看到她第二次時,她也看到了我。」
沉默片刻後,Lily點頭。
「那我們今晚行動一次。去她出現過的那個月台。」
傍晚,歷史研究社整隊出發前,Leo傳來一段語音訊息:「我查到Z-Park在2003年6月被納入了《台北捷運災害應對模擬報告書》的附錄B章節……那裡寫著:『該站作為非正式疏散節點,可容納短期乘客分流。若因施工期間發生意外,須就地封閉並執行錯位轉向方案。』」
哲宇聽著那段語音,臉色凝重。錯位轉向——就像他們在列車上經歷的那次一樣。
Lily最後鎖上社辦門前,回頭看了眼桌上那張重繪的地下路線圖。
「我們今晚不是去找答案。」她說,「是要證明,那個車站,不只是個名字。
CH8:她說列車會一直開,直到有人記得我
週四晚上十點四十八分,台北捷運文湖線忠孝復興站,第四月台西端。
哲宇站在熟悉的月台邊緣,地面磁磚因夜間清潔作業而略顯濕滑。天花板下的燈管有一支正閃爍著不穩的白光,像是在用摩斯密碼發送無人回應的訊息。Lily、Tim、YC分別站在距離他五步的位置,神色各異。
「你確定就是這裡?」Tim壓低聲音問。
「開學第一週的深夜,我就是在這裡看到她。」哲宇回望,眼神沒有動搖。「她就站在這個位置,沒有手機,沒有動作,只是看著列車過站。」
「但她沒有上車?」YC皺眉。
「沒有,像是在等什麼,或是……不想再上去。」
四人各自佩戴著耳麥,攝影機與錄音裝置已設定同步錄製。Lily看了看手機上的時刻表:「下一班列車十點五十二分,準時發車。若依上次你們經歷的那班來算……那班異常的,出現在五十五分之後。」
空氣中帶著地下通風系統特有的乾燥冷意,儘管夜已深,月台上仍偶有乘客匆匆步伐聲與廣播提示音交錯響起。
「注意看每一班車的標號。」Lily提醒。
十點五十二分,正常列車駛入,站務員從後車廂走出查看乘客狀態。車門開啟、閉合,車廂緩緩離站,無異常。
沉默。
十點五十四分,隧道彼端再次傳來列車滑行聲——那聲音不再是熟悉的鋼輪摩擦節奏,而是類似金屬刮磨與空氣撕裂交錯的異響,如同有人在很深的地下拉動某種已銹死的鏈條。
月台兩側的燈光在那一刻閃爍兩次,接著停頓了將近一秒,像是整條軌道的電力進行了一次短暫的切換。
「沒出現在月台螢幕上。」YC低聲說,他的右手不自覺握緊攝影機支架,手背上泛起細密冷汗。
Tim站在哲宇身後半步的位置,壓住攝影機的晃動,小聲問:「這台……跟那天一樣嗎?」
哲宇沒有回答。他眼神凝視著那逐漸逼近的列車車頭,仿佛它不是一輛交通工具,而是一種回憶的實體化。他一步步走向月台邊緣,每踏出一步,鞋底都會在略濕的磁磚上發出短促的吸附聲響。
列車進站。
車體表面覆著一層灰白色的薄霧,像是剛從雨中駛過,卻不見任何水珠滑落。車窗被蒙塵遮住了內部視線,只能模糊辨識幾個不動的人形坐在車廂裡。他們全都低著頭,像是陷入無盡夢魘般沉睡。
車燈異常偏黃,光線比正常列車要暗,投射在月台上的形狀不規則,像一道道濾鏡重疊。
列車停下,沒有廣播,沒有關門提示。靜默了五秒後,車門竟緩緩打開,滑動聲極其細微,像是在刻意不打擾什麼。
Lily眼神一變,退後半步:「這次……開門了?」語氣裡帶著一絲驚愕,還有未說出口的忌憚。
哲宇深吸一口氣,像是下定什麼決心般地邁步向前。他沒回頭,也沒猶豫,直直地踏進那道敞開的門縫,踏入不應存在的空間。
車內的氣味與正常列車不同,是混合了舊報紙、乾冷空調與機械油味的沉重空氣。車廂內只有一排排靜止的乘客,每個人都像被時間凍住,面色蒼白,動也不動。
走道最末端,有個人站著。
那是她。
長髮、灰色開襟外套、素色百褶裙,站姿與他記憶中一模一樣。她沒有回頭,但顯然知道他來了。
「你……」哲宇開口,聲音有些沙啞。
她慢慢轉身,眼神平靜,語氣像是從夢裡帶來的:「你來了啊。你還記得我。」
「你是誰?為什麼總在……這台車上?」
她低下頭,像在回憶某個名字。
「我叫——蘇語澄。高中一年級時。」
「蘇語澄,你……還活著嗎?」
「我不知道。」她露出一絲笑容,那笑容不是哀傷,而是溫柔的認命。
「這班車……會一直開下去,直到有人記得我。直到有人說出我的名字。你做到了。」
身後,Lily的聲音從通訊器裡傳來:「哲宇,我們進來了。你在哪一節車廂?」
哲宇愣了一下。他明明記得Lily就在自己身後一兩步,一起踏進了這節車廂,甚至在車門尚未關閉前,還透過餘光看到她側身閃進來。然而此刻,車廂內空無一人,除了前方那個灰衣女孩。
他轉頭望向車門,嘗試打開通往下一節車廂的自動門。門開了,但對面呈現出的卻是完全不同的景象:座位排列方式不同,燈光色溫偏藍,地板上還有灰白色的防滑膠條。他站在門檻,望進那個空間——彷彿不是捷運,而是某種相似卻錯位的異世界列車。
「我……我在第五節尾端。」他回覆,語氣中帶著遲疑與不安。
同一輛列車,卻像把他們送進不同的節車廂、不同的次元。
身旁的女孩正慢慢向車門方向走去。
「等一下!」哲宇伸手拉住她的袖子。
「你不需要拉我了,我已經下車了。」她說。
下一秒,車門打開。
廣播響起,語音系統終於正常:「列車即將駛離,下一站……不存在。」
列車開始加速。
但哲宇、Lily、Tim、YC四人全數站在月台。
他們什麼時候下來的?沒人記得。
只記得那聲音,那眼神,還有她走入光裡的身影。
CH9:你記得我,但這裡不記得你
週五凌晨一點零七分,歷史研究社成員們靜坐在通化夜市口的麥當勞二樓角落座位。桌上攤開筆記本電腦與剛剛整理好的筆記,幾杯還未喝完的可樂在冷氣出風口下冒著水珠。
哲宇沒有說話,只盯著螢幕重播那段錄到女孩影像的畫面——車廂裡,她站在最後一排,對著攝影鏡頭微微一笑,像是終於被記起的一位故人。
「你們都看到了吧?」他低聲說。
Lily點頭,卻遲遲沒開口。Tim搖了搖手中的飲料杯,吸了一口冰塊,「我們在不同節車廂……我明明跟著你一起進去的。」
「我也是,」YC插嘴,「但我一進去就發現椅子排法不對,還有地板是灰色防滑材質,完全不像現在的列車。」
哲宇放下筆電,手心泛著汗。
「那女孩說,她叫蘇語澄。她說那班列車會一直開下去,直到有人記得她。」
「蘇語澄……」Lily打開手機查詢,幾秒後臉色一變,「真的有這個人。台北市北一女學生,2004年失蹤,搭上末班文湖線列車後,從此無蹤,當時只說她疑似走失,但警方從未找到屍體。」
Tim盯著畫面,喃喃說:「她被卡在那輛不存在的車裡面,還被時代一起遺忘……」
「她當時的失蹤年份,跟Z-Park封站的時間重疊。」YC馬上補充,「而且在同一條線上。」
社辦隔天早上八點整。
Leo重新出現在社辦,一夜未歸,髮尾略亂,手中拿著一份厚厚的紙本影印資料與一支USB。
「這是我昨晚找到的。」他說,直接把資料擺上桌。眾人圍過來。
那是一份捷運局的內部災損模擬手冊,封面寫著《緊急狀況下之非標定轉線策略與過時站體轉向處置建議》——B章節:「失聯節點重構法」。
「這是什麼?」Tim接過翻看。
「他們有一套假設機制,當某個站體或列車因災害或錯誤訊號而與主系統脫軌時,系統會自動進入封鎖與補正程序。但有時候——」Leo頓了一下,「——會將該站體標註為不存在、該列車標註為不可回收,但不一定能刪除記憶體中的殘影訊號。」
「也就是說,這種列車與站體,其實變成了一種……幽靈節點?」Lily說。
「是的。」Leo點頭,「只要某個記憶被重新提取,那段資料就可能再度浮現出來。」
哲宇緩緩坐下,低聲說:「那女孩就是那段殘影的一部分嗎?她一直在列車裡等著有人記得她……」
「不只她。」Leo語氣轉為嚴肅,「那段站體與軌道,被記憶過一次,就再也關不回去了。我們現在,可能已經『打開』了整段被封存的歷史。」
安靜在社辦蔓延開來。
突然,哲宇的手機震動。
是Summer傳來的一張照片:她站在某個月台上,背景是一列模糊、灰色、無編號的列車。訊息只有一行字:
你說的這班車……是不是長這樣?
哲宇猛然起身,椅子撞到身後的牆壁。
「她在哪一站?」Lily緊張地問。
「她好像……她在那列車上!」哲宇立刻回撥,但手機已無回應,只顯示對方訊號中斷。
Leo緊急打開筆電:「快,搜尋今晚文湖線所有未編號列車影像紀錄。」
Tim已經開始背包打包:「我們今晚還得再搭一次。」
Lily站起身,一字一句地說:「我們今晚,不是為了調查。我們是去救人。」
CH10:終點站的月台從未建成過
週五晚上十一點五十三分,南港展覽館站。
這是文湖線全線最東端的終點站之一,此刻站體裡的自動售票機已停止補幣,車站廣播提醒旅客「今日列車即將收班」,唯一一列未顯示於APP的列車正緩緩進站。
歷史研究社五人並排站在空蕩月台。哲宇、Leo、Lily、YC、Tim,全副武裝。
「根據她拍照的角度,應該是這一側月台。」Leo確認。
「我剛剛確認她手機的最後定位紀錄,是發自Z段區間。那段線路理論上根本不應存在。」Lily打開平板,點出封鎖地圖。
「那就代表,她上了那一班。」哲宇抬頭看向前方。
車燈亮起。
——沒有任何廣播。
他們依序登車,哲宇走第一,Summer最後一次聯絡就是傳給他的,他決定走最前。
列車車廂內空無一人,燈光昏黃,牆面與座位覆有陳舊紋理,車門滑動聲聽起來像膠膜撕裂,車內的廣播系統保持靜默。
Leo打開通訊器:「各人分散搜索,對講全程開啟。」
車廂行進約三分鐘後,燈光閃爍一次,所有人短暫失聯五秒。
哲宇推開第四節與第五節之間的門,前方有一道熟悉的背影。
「Summer!」
她緩慢轉身,眼神霧濛濛的,像是認得他,又像沒認出來。
「你來了啊……」
「妳還好嗎?妳知道自己在哪裡嗎?」
「我一直以為是夢。」Summer說,「列車不停,不廣播,不停靠。我看著窗外一直是隧道,好像永遠都不會天亮。」
哲宇上前一步,「我要帶妳回去。」
但她搖頭,指向車尾方向,「她還在那邊。」
哲宇轉頭,車門自動滑開,一道身影踏進車廂。
制服、黑髮、臉上寫著一個年代的錯位感。
蘇語澄。
「你記得我了。」她輕聲說。
此時Leo的聲音在耳機響起:「Z-Park段即將重疊,系統進入誤判狀態。開始執行記憶反向指令。哲宇,播放錄音。」
哲宇按下手機上的語音——是蘇語澄那晚車廂內的原始錄音:「我叫蘇語澄,高一那年——」
車廂震動,燈光連閃,窗外忽然變成深藍色,像是掙脫某種封印。
「她上車那天,整個系統曾短暫將她記錄為技術人員臨登進入點。也就是說,她被『承認』過。現在我透過錄音再寫入記憶表,她就能從系統裡離開。」Leo在耳機裡快速說明。
Summer的神情逐漸清醒,哲宇拉住她的手:「來,妳跟我走。」
蘇語澄站在門邊,點點頭,「謝謝你們讓我下車。」
下一刻,車門打開。
——車內所有燈光熄滅。
當燈光重啟時,哲宇、Summer、Leo、Lily、Tim、YC六人全數站在南港展覽館站的月台上,背後的列車無聲駛離,像從未存在過。
—
週一早上,台北二中,舊教學樓三樓。
歷史研究社照常集合,Lily泡了奶茶,YC把昨天演奏會門票放進抽屜。
「我真的上了那班車喔?」Summer坐在窗邊,陽光落在她臉頰上,她穿著制服,看起來毫無異樣。
「而且你還差點被系統認定是新殘影使用者。」Leo推了推眼鏡,「好在我們有你的學生編號紀錄。」
「那個女孩呢?」她問。
哲宇轉頭看著她,「她應該……真的下車了。」
Lily走進來,把一個新做好的社團展示板擺上,「下週是校慶,別忘了我們還要擺攤。」
Tim舉起GoPro:「我準備把我們這次調查剪成一部偽紀錄片,取名叫《不存在的末班車》。」
所有人笑了。
日常如期回來,捷運如常啟動。
再沒有人記得Z-Park,除了他們。
——全書完。
留言
張貼留言